常见虫害

COMMON PESTS

多足害虫

时间:2022-03-17 14:32

常见分类

多足害虫

潮虫

别名俗称

地虱婆、地虱子、鼠妇

外文名

Oniscidea/Woodlouse/Sowbug

科属

等足目潮虫亚目

生物特征和习性

 

多足害虫多足害虫

 


多足害虫

鼠妇

别名俗称

西瓜虫、负蟠、鼠姑、地虱

外文名

Armadillidiidae/Roly-poly/Pillbug

科属

潮虫亚目球鼠妇科

生物特征和习性

(球)鼠妇成虫体长8.5~10.5mm,体背灰色或褐色,体宽而扁,稍有光泽,第一胸节与颈愈合;体分13节,第八、第九两个体节明显缢缩,末节呈三角形.(球)鼠妇与潮虫极为相似,但潮虫不能卷曲成球形,(球)鼠妇可以。此外潮虫有两条附肢,看起来如同尾巴,但(球)鼠妇没有。
鼠妇通常生活于潮湿、腐殖质丰富的地方,如潮湿处的石块下、腐烂的木料下、树洞中、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、庭院的水缸下、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。杂食性,食枯叶、枯草、绿色植物、菌孢子等。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。

多足害虫多足害虫


 

多足害虫

蜈蚣

别名俗称

天龙、百脚、吴公

外文名

Chilopoda/Centipedes

科属

唇足纲蜈蚣目

生物特征和习性

蜈蚣蜈蚣呈扁平长条形,长 9~17 厘米,宽 0.5~1 厘米。全体由 22 个环节组成,最后一节略细小。脚呈钩状,锐利,钩端有毒腺口,一般称为腭牙、牙爪或毒肢等,能排出毒汁。
被蜈蚣咬伤后,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,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,毒素不强,被蛰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。蜈蚣惧畏日光,昼伏夜出,喜欢在阴暗、温暖、避雨、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。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、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、杂草、腐木阴暗角落里,夜间出来活动,寻食青虫、蜘蛛、蟑螂等。

多足害虫多足害虫


 

多足害虫

蚰蜒

别名俗称

百足虫、小蜈蚣

外文名

Scutigera coleoptrata/House Centipede

科属

唇足纲蚰蜒目

生物特征和习性

蚰蜒跟蜈蚣相比体短而微扁,棕黄色。体长1.5至5cm。全身分十五节,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,最后一对足特长,足易脱落。触角和脚部很细很长,毒颚很大。蚰蜒属于代谢较低、生长缓慢、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。多在夏秋季节活动,爬行速度较快,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,爬行于墙壁、蚊帐、家具、床下,以捕捉小昆虫为食。我国常见的为花蚰蜒,或称大蚰蜒。

多足害虫多足害虫


 

多足害虫

马陆

别名俗称

千足虫、千脚虫、秤杆虫、香烟虫

外文名

Diplopoda/Millipedes

科属

多足亚门倍足纲动物

生物特征和习性

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,倍足纲,暗褐色,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。头部有触角1对,大颚1对,小颚1对。眼为聚眼。躯干近20节,第1节与头部愈合,第2~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,自第5节开始,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。一般在第5、7、9、10、12、13、15~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。
马陆昼伏夜出,多栖息潮湿耕地、或枯枝落叶堆、瓦砾、石堆下,行动缓慢,常成群游行。植食性,多食腐殖质,有时也损害农作物。一般白天潜伏,晚间活动。如遇到危害或马陆受到触碰时,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,呈“假死状态”。

多足害虫多足害虫


 

热门问题

1.多足害虫会咬人吗?

虽然长相不讨喜,但多足害虫大都不会主动攻击人。然而被触碰或受到惊吓时,不免也会攻击人。蜈蚣、马陆、蚰蜒都会分泌毒液。幸运的是,它们大部分都在室外。若偶然侵入室内,尤其是底楼住户、别墅住户,此时应及时将它们请出屋外,并最好对房屋边界做预防处理,以免其同伴再次入侵。

2.被蜈蚣/马陆/蚰蜒咬了有什么症状?应该怎么办?

蚰蜒和马陆毒性较蜈蚣比较轻,被咬或接触处可能会引起红斑红疹,遇到这种情况应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清洗,勿用含酒精的风油精等擦拭。蜈蚣毒性较强,被咬处会留下明显的咬眼,会起红肿,有明显的疼痛感,甚至可能出现恶心、晕厥等现象。蜈蚣毒液呈酸性,应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进行综合。被这些虫子攻击,简单处理后应及时就诊,向医生咨询合适的药膏进行治理。

3.专业服务可以彻底根除多足害虫吗?

很多多足害虫活动敏捷且比较分散,且生活场所大都在室外,要彻底根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但家中若遭到此类多足害虫入侵,虫虫拜拜可通过灭杀家中已有的多足害虫,并在房屋边界如踢脚线、门槛、走廊等处设置化学防护带,进行边界预防,可以有效阻挡其同伴后续进入。

 

 


 

多足害虫的生活习性

 

多足害虫的生活习性

繁殖

  1. 1.蚰蜒在春天时产卵。一只雌性蚰蜒平均产下~60枚卵,最多可产~150枚。
  2. 2.蜈蚣为卵生,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~3小时,每次产卵30~60枚。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,直到孵化出幼蜈蚣,然后长大至成虫。
  3. 3.雌性马陆会孤雌繁殖,繁殖高峰在5月至9月,每头可产卵~300枚。
  4. 4.潮虫、鼠妇1年繁殖1次,雌体会卵产在胸部腹面的“卵兜”内,每只产卵~30枚。

取食

  1. 1.潮虫、鼠妇、马陆是大自然的分解者,以腐坏的植物、有机质为食。有时也会吃物的幼芽,根、茎和果实。
  2. 2.蚰蜒、蜈蚣为掠食性动物,以捕捉小昆虫为食,如蚊蛾、蜘蛛、蟑螂、蚂蚁等。

活动

  1. 1.大都喜暗畏光,聚集在潮湿阴暗角落。常出现于花盆下、水沟中和踢脚线处。
  2. 2.昼伏夜出,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、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、杂草等阴暗角落里,夜间出来活动。
  3. 3.一般在干旱或干旱期结束第一场雨后,它们便冒出地表,变得活跃。
  1.  

 

多足害虫的危害

多足害虫的危害

1.多足害虫外形恐怖可能是其最为直观的一个“过错”,它们的入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滋扰。

2.多以腐殖质为食,对于植物的幼根、嫩茎、嫩叶危害极大。

3.对人没有致命的威胁,但偶发的直接接触或叮咬可能会感染其毒液,产生疼痛和过敏。


 

多足害虫的防治建议

多足害虫的防治建议

1.保持室内通风干燥,多让阳光照入室内。

2.如曾遇到进水、水管破裂,应及时检修,并对进水区域进行风干处理。

3.浴室使用完后应开排风扇、窗户等进行通风,勿使浴室及邻近的门窗框长期处于湿润的空气中。

4.定期对外围绿化进行预防性广谱除虫,对房屋周围边界区域,如踢脚线、门窗、走廊进行边界预防处理,设置化学防护带。